(2014年在市政协十四届七次常委会议上的发言)
菜篮子工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惠民利民工程。2012年,丹东市政协就此进行了专题民主协商,市政府给予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就目前情况看,进一步加强蔬菜流通体系建设,连接生产和消费,仍然是解决我市蔬菜市场供给的主要任务。
一、目前我市蔬菜流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批发市场建设滞后,导致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贵。目前振安区兴业蔬菜批发市场是我市唯一的蔬菜批发市场,由于市场小,农民为了卖菜要凌晨两三点钟进市场才能抢占一席之地。市场建设不完善、缺少政策支持是我市蔬菜价格波动大的主要原因。
2、早市市场不规范,多数社区没有蔬菜直销店。目前,大部分集市、早市除了振安区绸一厂市场外,都对外承包管理,在集市和早市上收费的大多是社会闲散人员,乱收管理费,欺行霸市的现象屡见不鲜;近几年,新楼盘开发,服务便民的副食品商店大都没有配套。
3、农民经纪人队伍不健全,蔬菜合作社带动作用不明显。我市从事市场蔬菜供应的农民经纪人队伍人数不多,专业合作社发展也比较缓慢。去年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4户,累计已达825户,但其中蔬菜专业合作社寥寥无几,农民经纪人队伍的缺失和蔬菜合作社发展缓慢,制约了生产和流通的有序衔接。
4、蔬菜风险机制不健全,价格波动不稳定。全市缺少蔬菜储备设施,淡季或恶劣气候时市场调控能力较差。
二、对我市蔬菜流通体系的几点建议
1、强化市场体系建设,保证农产品流通渠道畅通。加快批发市场建设。鼓励、支持在我市建设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同时支持“菜篮子”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根据需要、统筹规划,建设区域产地批发市场。对批发市场场地、道路、交易厅(棚)、水电、信息服务、质量检测、采后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重点扶持。鼓励配套建设冷藏保鲜和流通加工设施,实现采后快速预冷、商品化加工处理和上市旺季入库冷藏保鲜。
2、合理布局早市市场,支持社区平价菜店的发展。在居民小区、广场等避开主次干道和交通要道的闲置地段,规划限时农贸早市交易区,由专门部门进行规范营理,可以上公益岗打扫卫生,真正做到便民、利民、不扰民。支持社区平价菜店的发展,引导建立蔬菜直销连锁经营企业,面向社区展开直销服务,减少流通环节,销售平价蔬菜。
3、加强蔬菜经纪人队伍和蔬菜合作社建设。从加强对经纪人专业知识培训入手,完善经纪人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经纪人对市场的分析、预测能力及规避风险意识,发挥经纪人连接市场和农户,传递信息和技术等作用。鼓励经纪人兴办具有法人资格的经纪人公司等流通组织,以“市场+经纪人+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使经纪产业由单一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方向发展。推动蔬菜合作社建设,以组织化的方式促进“农超对接”和“农商对接”。推广鲜活农产品“超市+基地”、 “场地挂钩”、 “直采基地”等多种营销模式。积极引导大型零售企业以及学校、酒店、企业等最终用户与产地蔬菜生产合作社、批发市场和龙头企业等直接对接。
4、推进信息化工程建设,搞好监测预警工作。建议设立连接各蔬菜生产重点区的信息平台,为蔬菜生产供应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做好蔬菜生产监测预警。同时在蔬菜市场出现供应不足、价格异常波动幅度较大时及时预警。运用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方法,平衡市场供求,稳定市场价格。制定完善“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和贸易销售平台,引“菜篮子”产品均衡生产和有序流通,运用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方法,平衡市场供求,稳定市场价格。做好在雨雪天气,主要蔬菜品种的价格监控、货源组织和市场供应工作,有效增强市场应急调控能力。不断完善主要蔬菜品种生产政策性保险制度,扩大蔬菜产品保险覆盖面。建立马铃薯、圆葱、萝卜、白菜等耐储品种的冷藏保鲜储备制度,确保满足7天消费量的动态库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