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当前日期:
网站公告
网站搜索
网站导航
致公简介
组织机构
市委工作
基层工作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海外联谊
党员风采
经验交流
政策法规
留学人员联谊会
专题报道
经验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关于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5-03-17 15:15:11 致公党丹东市委 许成德 浏览:(2893)

(2015年1月 提交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提案和书面发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蔬菜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尤其是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与自己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蔬菜质量安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蔬菜等农产品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以来,对我市蔬菜质量安全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从丹东的情况看,蔬菜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潜在风险不容低估。

 

  一、蔬菜安全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仍然存在。由于多数蔬菜生产者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专业素质较差,他们很少甚至没有参加过最基础的学习培训,面对蔬菜生产的复杂情况应变能力弱,准确识别病虫更难于做到,谈不上灵活运用多种非农药措施对病虫进行综合防治,加上蔬菜病虫种类复杂多样,生产时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多把化学农药当作唯一最有效的防治措施,因而强化防治、打“保险”药、“几合一”随意混配,导致违章用药现象相当普遍。同样,认为施肥越多菜越好,滥施化肥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另外,由于蔬菜种类繁多,茬口复杂,生产者分属千家万户,随着蔬菜面积、品种、保护地生产和反季节生产增加,导致农田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使危害蔬菜的病虫种类迅速增加,使得化肥的使用量也加大了。

 

  (二)环境污染威胁蔬菜安全。威胁蔬菜安全的污染主要有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废物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经对蔬菜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老菜区往往处在城市的郊区,这些地方恰恰是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排放的主要场所,这些污染主要是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物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污染主要是污水中的酸、碱等物质随水粘附在蔬菜的组织器官上,造成灼伤、腐蚀,引起生长不良,产量下降,对蔬菜造成危害;或者溶于水的有毒物质,被根系吸收后进入植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畜体内造成危害。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汽车排出的含铅废气、空气中漂浮的粉尘及工厂废气中排出的有毒气体,主要有害物有二氧化硫、氰化氢等。

 

  (三)蔬菜生产的规模小,分散经营。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与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蔬菜生产不相适应。目前,绝大多数生产者习惯于过去的传统生产,基本生产条件简陋,技术水平较低。受文化程度、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在短期内不可能花很多精力、较高的投资去提高自身的种菜水平,显著改善生产条件。因而,目前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限制了蔬菜向高水平、高标准生产快速发展。一些地方的基层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同时,因为病虫和农药种类太多,情况复杂,变化太快,使许多植物医师短期内很难保证“对症开方”。现有技术推广服务人员满足不了生产者的实际需要,农民只好效仿他人或凭自己经验防治病虫,甚至不知道有关蔬菜安全生产的标准和规定,很难保证蔬菜产品安全。

 

  (四)科学研究滞后,一些重要的生产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由于蔬菜种苗、产品调运频繁,茬口复杂,周年重复生产,导致病虫种类多,一些病虫交叉为害,但多种疑难病虫的发生、发展及综合防治技术缺乏研究。使用者自然要加大防治病虫的农药用量,增加施药次数,无疑在一定程度要加大蔬菜产品的农药残留。

 

  (五)蔬菜标准体系存在诸多问题,法律法规、标准缺乏完整性,食品质量的检测体系与认证体系不完善。有效的食品安全和质量可追溯性制度至今尚未建立。制定标准种类过多,标准缺乏统一规划,不健全并缺乏可操作性,制定标准滞后,监测机构的认定授权和产品标志管理混乱。

 

  (六)从流通市场状况看,存在着鲜活蔬菜需要快速流通的特点与检测手段相对滞后的矛盾,以及严把市场准入关与开放性市场的矛盾。这使得检测监督手段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七) 蔬菜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检测手段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目前普遍采用的酶片试纸型检测设备只能定性,不能定量,而且周期较长。突出表现为市场交易批量大与检测设备少、交易时间短与检测时间长的矛盾,以致有时出现检测结果还没有出来,蔬菜已经成交的现象。

 

  第二,经费不足直接制约着检测制度的落实。不少蔬菜生产地和部分经营单位没有专门的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就是大型批发和集贸市场虽有设备和人员,但设备落后、人员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市政府前年购进了15台蔬菜质量速测仪器,投放到15家超市和农贸市场,经过将近两年的工作情况看,工作很难开展。我们分别到市内有关超市和农贸市场进行暗访,大部分设备都在沉睡。蔬菜生产大区大多检测经费不足,自检工作落实难以完全到位。有些市场经营单位检测人员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

 

  第三,蔬菜未过安全期就上市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在蔬菜病虫害频发的高温季节,部分农民虽然在蔬菜生产中没有使用“双高”农药,但将未过安全期的蔬菜采收上市,导致市场蔬菜检测微超或者不合格。同时,由于周边地区没有禁止销售和使用“双高”农药和一些农户菜粮混种,少数农民从外地私带“双高”农药并在蔬菜生产中使用。

 

  第四,执法监督管理的制度坚持落实不够。有些执法部门监督检查制度落实不够,责任追究机制不够完善。有些经营单位依法经营意识不够强,对违法经营的处罚比较困难。如:有些集贸市场检测制度落实不够规范,有些市场甚至没有坚持天天自检和及时公示制度,或者检测抽样没有科学性和代表性,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仍然存在。

 

  第五,对非法经营的马路蔬菜市场取缔不力。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区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非法经营的马路蔬菜交易市场,这些地方交易的蔬菜品种有很多是农民自产自销的,而且没有经过农药残留抽样检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使监管出现“真空”。

 

  二、几点建议

 

  (一)加大蔬菜安全生产宣传引导力度。增加媒体舆论的透明度,加强对蔬菜生产者的教育,蔬菜安全源头是关键,而控制源头的则是蔬菜生产者。应加强对蔬菜生产者有关农药安全,科学种植和先进技术的教育,使“农药安全”这一概念深入人心。并使生产者们能在高新技术的带动下科学高效的进行生产。

 

  (二)建立健全蔬菜可追溯制度。建立起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与农产品安全监测、评价与预警系统、市场准入制度等农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

 

  (三)加大农产品抽检力度。不能各自为政,监测部门互不通气,食安委要通力合作,齐抓共管,资源共享,杜绝互相推诿扯皮。

 

  (四)大力推广良种良法,促进蔬菜安全生产。依靠科技的进步,推广良种良法来发展蔬菜生产,不仅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能较大程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选育引进优良品种(如抗病品种、品质优良品种和稀有品种等)以及配套栽培管理方法;结合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特别是注重有机肥料的使用;采用先进科学的灌溉方法;引进和研发新型覆盖材料等。通过使用和推广良种良法,可大大降低蔬菜无公害生产的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最大限度地降低蔬菜安全生产的成本,增强无公害蔬菜的市场竞争力。

 

  (五)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人加重惩罚力度,罚得那些敢于以身试法者倾家荡产,不敢再下手。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和监督,通过正面的宣传教育,加强生产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生产者的基本生产技能;通过反面曝光,达到鞭笞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通过产品推荐,提高无公害蔬菜的知名度,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调动其关注食品安全的积极性。只有受害者行动起来,违法生产、经营者才会陷于人民群众监督的汪洋大海之中,确保证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