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当前日期:
网站公告
网站搜索
网站导航
致公简介
组织机构
市委工作
基层工作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海外联谊
党员风采
经验交流
政策法规
留学人员联谊会
专题报道
参政议政
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科学规划城市 打造宜居丹东
发布时间:2012-08-04 18:01:27 致公党丹东市委员会 王琳 孙靖雯 浏览:(706)

(2012年1月 致公党丹东市委员会提交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案及口头发言)

 

  丹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具备建设宜居城市的客观条件,但是由于多年来丹东城市总体规划滞后,城市建设管理缺乏刚性,城市功能先天不足,随着城市扩张、人口集聚、机动车大量增加,交通拥堵、噪音、烟尘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把丹东建设成为“文明、生态、繁荣、富裕”的宜居佳地,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科学规划城市。首先要把丹东总体规划修编放在第一位,站在把丹东建设成东北亚区域性物流中心、东北东部城市群出海口、北黄海经济带核心区和国际化港口城市的高度,尽快完成我市“十二五”规划中的城市功能布局。二要打破常规,全力以赴编制分区规划、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市城市建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一些重点项目、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将相继开工建设,如果无规划搞建设,后果将不堪设想,宜居城市将难以建成。要集中力量尽快完成新老城区连接带、金山经济区、大孤山经济区、九连城及马市岛开发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任务,编制城市供水排水、雨污分离、供气供暖、通讯供电、交通绿化、城镇体系等专项规划。用快速路将沿江沿海连接起来,打造大丹东城市框架,为建设舒适宜居城市奠定基础。三要体现“宜居丹东”规划。要依托丹东丰富的山水资源和优良的空气质量,量身打造“养生福地”,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通过对丹东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彰显丹东独特的地方个性和风貌。四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目前我市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短缺,应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完善机构,强化队伍建设,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打造核心区域。城市核心区域是一个城市的标志,代表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对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意义极其重大。要运用现代城市建设理念,将“珍珠湾、翡翠湾、国门湾”打造成新的核心区域,力求突出自然风光和地域文化特色,以街道为城市公共空间框架,合理布局商业中心、主题公园、学校和文化中心等,形成完善的城市功能带,使之成为城市主要的公共空间和开放空间。充分利用独有的山水绿地和沿江景观带,打造城市时尚景观居住区,拓展城市空间,实现历史与现代、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增强丹东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


  三、建设宜居丹东。将特色资源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突出丹东城市个性。一是依托丹东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工业、生态、休闲、沿边等特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旅游环线,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早日将丹东建成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自驾游、周末游、休闲游目的地。二是依托丹东独特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临港经济”,使丹东成为水运通江达海、陆运四通八达的物资集散地。大力发展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发展零售、宾馆、餐饮和娱乐业,增强城市服务功能,繁荣商贸流通业。三是充分利用丹东依山临江的优势,丰富健身、休闲等现代城市功能,如建设日租家庭式旅馆、家庭式养老公寓、休闲会所等,繁荣特色房地产市场。四是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对城区空气、水体实施严格监测监控,保持城区常年空气质量优良。五是提高市区绿化率,绿化临江河堤及江岸坡地,打造城市绿屏,使之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四、和谐管理城市。城市建设“三分建,七分管”,要以“四城联创”为契机,和谐管理城市。要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调整对违规建设罚款后放行的规定,开展城建违规集中整治行动,加大处罚力度,切实刹住违法违规建设之风,全面提升丹东的城市形象。实施畅通工程,优先发展城市公交事业,为市民创造方便、快捷、廉价的出行条件;实施宁静工程,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淘汰噪音大、污染重的机动车辆,整治小作坊、小加工厂,还市民安逸和宁静;实施碧水工程,加快城市污水厂建设,实行雨、污分流改造,工业污水达标排放,让市民喝上干净水;实施和谐拆迁工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最大限度维护拆迁群众利益,保证城市拆迁工作顺利推进;实施蓝天工程,加强烟尘治理,实行集中供热,严格控制建筑扬尘;实施美化工程,加强市容市貌整治,按照疏堵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从根本上解决“露天烧烤”、乱贴乱画、随地吐痰,乱堆乱放、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等城市顽疾;实施生态工程,让市民生活在公园里、森林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活安逸、舒适、幸福、健康长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宜居丹东。

 

市城乡规划局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4-40号提案的答复
 

丹城规提[2012]6号

 

致公党丹东市委员会:


  您提出的《关于科学规划城市打造宜居丹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科学规划城市


  应市政府邀请,2007年由我国规划建筑界著名学者、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领衔,组织相关专家为我市进行城市发展战略性研究。2009年3月底,清华规划院项目组来丹东开始为期2周的调研,进行了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和开展座谈会访谈等工作。丹东市城市总体规划就此正式启动。紧接其后,编制了《丹东-东港同城连接带总体发展概念规划》、《丹东市花园东路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丹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即环保产业园区起步区)控制详细规划》、《丹东市翡翠湾控制性详细规划》、《丹东市珍珠湾控制性详细规划》、《丹东市金山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丹东市城市紫线专项规划》、《丹东市城市蓝线专项规划》等一系列规划,保证丹东各项建设有规划可依。其次,为了体现“宜居丹东”规划,在丹东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将绿地系统建立成由“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地斑块”相互叠加的生态绿地系统结构。所谓生态基质指:依托城市自然山水,营造绿色生态基质,完善城市北部山体生态涵养带和南部滨江休闲绿化带的建设,形成城市外围连续的绿色生态背景。至于绿色廊道指:依托城市道路河流,构筑绿色廊道,规划沿柳林河、五道沟、花园河、横道河、大沙河、安民河和石佛河七条河流和五条东西向对外交通联络线形成生态防护林带和绿化隔离带。最后绿地斑块指的是:均衡布局块状绿地,构筑“多点多级”的绿地斑块系统,建设由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以及街旁绿地等构成的“内小外大、内密外疏”公园绿地系统,形成14处主要绿化节点以及若干处次要绿化节点。确保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将丹东建设成为生态环境持续发展、人与自然高度和谐,最适合人居的国家生态城市和园林城市。关于规划人才的引进问题,近年来市领导对我市的规划工作也很重视,就拿规划院来说,近几年也在大量的引进规划专业人员,提高规划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打造核心区域

 

  城市核心区域的发展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至关重要,能起到带动城市发展的作用。在丹东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也是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单独编制了《丹东市翡翠湾控制性详细规划》、《丹东市珍珠湾控制性详细规划》、《丹东市国门湾城市设计》,这样就形成了三点一线的发展模式,起到以点带面的城市空间结构。为丹东市的发展拉开了城市骨架,也为丹东市由沿江城市向沿海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建立宜居丹东

 

  丹东的旅游综合配套体系逐步完善。截止到2010年底,丹东2星及以上酒店达到47家,其中,有5星级酒店2家,4星级酒店2家,3星级23家,2星级4家。有旅行社59家。景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规模不断增大。2010年末全市共有A级景区景点10个,国家级、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10个。有27个景区形成规模接待量。分别是大鹿岛、獐岛、孤山、老石山、五龙山、东汤温泉景区、鸡冠山景区等。在本次丹东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对丹东的旅游业也是相当的重视,旅游线路规划为:两带两廊。两带指沿海休闲疗养旅游带和沿江深度休闲旅游带。分别包括东港沿海的孤山旅游区、海岛旅游度假区、温泉养生度假区、老石山旅游区、玉龙湖旅游区等和以鸭绿江沿江边境风情为大背景,开发滨江深度体验、江上深度体验项目,目标是最终建设成为世界顶级的黄金休闲体验廊道。所谓两廊指丹沈旅游廊道和丹通旅游廊道。丹沈旅游廊道以山岳森林生态景观特征为主,以山乡人文景观为重要组成的生态旅游廊道。通过本廊道,可以加强与沈阳这个重量级客源集散中心的密切对接,并与本溪景区形成对接。丹通旅游廊道山风碧林、乡野农家气息浓郁,生态优美,具有深度休闲体验功能的风景廊道。通过本廊道,可促进丹东与正在兴起的高句丽遗产旅游板块对接,促进丹东与长白山森林生态板块对接。其次依托丹东独特的地缘优势,发展边境商贸物流经济。关于这一点,本次丹东总规中也给出明确定位: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的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应在发挥丹东比较优势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经济、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研发生产和出口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轻纺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壮大民族工业,改变被动的贸易局面。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朝鲜,应大力发展边境互市贸易,不断扩大贸易规模,拓展合作领域,积极发展易货贸易、出口加工贸易,鼓励对朝直接投资。关于居住用地布局,本次总规是分为四个组团规划的。老城组团以改造为主,通过用地置换,改善整体居住环境,增设一些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绿地和广场,降低居住密度,提升居住质量,形成良好的历史街区氛围。滨河和浅山地区充分利用景观优势,注重环境品质的提升,以低密度的居住开发为主,形成生态友好的花园式居住社区。新区组团围绕市级行政中心,以开发新建为主,新增居住用地。在安民山北部集中规划居住用地,建议采用成片开发、形成独立居住小区的模式进行建设。浪头地区通过用地置换,将现状三类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仓储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改善整体居住环境,作为疏解老城组团的居住用地增长点。金山经济开发区位于丹东市北部,是丹东市主城区的北部门户和交通枢纽、文教基地和区域物流基地,随着城市向北部的拓展,将发展成为宜居、宜商、宜工的综合性开发区。围绕金山组团的工业园区和职教园区,建设配套设施齐全、居住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的山水型生活居住区。围绕前阳公共服务中心布置居住和商住混合功能为主的大片居住用地,打造新区宜居空间,塑造新区形象。

 

  总而言之,多管齐下,充分利用山水相依的独特城市地理形态,“山、江、海、滩、泉、林、岛”的多重网络,塑造独具地方特色、多样化的和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势必将丹东建设成为适宜人居的山水园林城市。

 

  四、和谐管理城市

 

  规划至2020年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0%以上。建设由BRT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和城乡公交组成的三级公共交通系统。结合都市区BRT快速公交线路设置,建设全面覆盖主城区建设用地的常规公交线网,同时加强两者之间接驳;城乡公交为连接中心城区至外围城镇和景区的近郊线路,是快速公交和常规公交的重要补充。确保公交优先发展政策进一步落实,在BRT快速公交途径路段设置公交专用道。这是丹东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城市公交的规划。为丹东未来城市公交的发展做好长期打算;充分考虑到了市民出行的方便、快捷,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

 

                   丹东市城乡规划局   2012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