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 致公党丹东市委员会提交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案及书面发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努力破解瓶颈制约,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相当成效。但是与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仍面临很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社区文化设施缺口较大;二是社区文化投入严重不足;三是社区文化队伍建设严重滞后,辅导员队伍不足,文化骨干缺少专业培训,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刚刚起步;四是社区内的机关、单位、学校、企业的文化人才、文化设施未能有效整合,不能形成整体优势,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五是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度较低,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脱离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缺乏对社区居民的吸引力。
以元宝区为例:全区共有7个街镇,38个社区,7个行政村,人口近20万。全区各街镇目前没有单独的文化活动站,也没有一家挂牌,平时文化活动大多利用党员活动站。活动室设备均未达标。全区街镇共有各种群众文化队伍63支,参与群众5000余人。有10个社区没有活动队伍。全区街镇每年活动经费投入5万余元,人均0.25元。(国家最低标准人均0.5元)。由此可见,我市社区文化建设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为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制定社区文化建设规划。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社区文化建设规划,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完善社区文化建设财政投入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发改、财政、规划、国土等部门履行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统筹部署宣传、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教育、科技、卫生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等人民团体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所承担的工作,避免多头分管、缺乏协调所带来的行政资源浪费,从政策、资金、制度上推动社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加强社区文化阵地建设。要采取新建、扩建、改建等办法,加快推进以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文化广场、社区文化活动室等为主体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社区文化设施网络。要千方百计地用活用好用足现有的社区文化设施,提高社区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杜绝外包私用,严禁将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变成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等低俗文化和有害文化的传播基地。要倡导社区内的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文化设施,实现文化设施资源共享。
三、抓好社区文化队伍建设。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作风正的要求,建设一支以业余骨干为主、专业人员为辅的社区文化辅导员队伍,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负责组织、指导社区文化活动,增强社区文化建设的生机与活力。要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增强社区文化骨干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培育具有社区特色的社区文化骨干队伍。要充分发挥社区内机关、单位、学校、企业人才集聚的优势,将社区内所在单位的文化骨干融入社区文化队伍,提升社区文化队伍的整体水平。
四、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内容。要坚持贴近社区居民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社区文化活动,充分考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乡土文化与域外文化、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结合,从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环境美化、科学普及、艺术培训等方面充实社区文化内容,以歌舞音乐、说唱弹奏、琴棋书画、体育竞技等形式进行社区文化传播,满足不同层次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
五、推动社区文化服务创新。要开展特色文化社区创建活动,创建各种有品位、有特色的历史文化社区、科普社区、生态社区、园林社区、茶文化社区等。要组织国内外文化艺术团体来社区交流,开展高雅艺术、经典艺术进社区活动,从总体上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品位。要以信息化为基础,搭建社区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发展和传播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让社区文化信息化服务融入社区居民生活。
六、完善社区文化宣传网络。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体,设立社区文化建设专题栏目,大力宣传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及时报道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典型经验,介绍国内外社区文化建设的做法和发展趋势,反映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要求和心声,针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解疑释惑,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七、加大财政投入,支撑社区文化大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对社区文化事业单位的经费投入,扩大投入领域,如图书的更新、文化活动设施和器材的添置、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共享等设施,使文化活动有舞台、有场地、有设备、有经费,吸引更多的具有业务专长的人才充实到社区文化事业单位中来。另一方面,加大对群众自办文化实体的支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如重点扶持一些图书室、民办剧团、电影队、书画院、文化大院等,为社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更大空间。
市文广局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3-26号提案的答复
丹文广提[2012]11号
中国致公党丹东市委员会:
您的提案《大力推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基层文化建设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投入主要依靠当地政府解决,各相关部门按承担的职责积极推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结合您的建议,市相关部门、各县(市)区确定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推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
市财政局认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如市政府决定着手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市财政将按政府统一规划,积极筹措资金。东港市文化部门每年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政策支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为全市社区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边境经济合作区表示将加大对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
二、促进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市民政局按照办公空间最小化、居民活动空间最大化、使用效益最优化的要求,投入建设社区文化活动室。2008-2011年共筹措资金1400多万元,新建、改扩建社区活动室41个;投资50多万元,为社区配备图书100套。民政局表示,今后还将多方面争取资金,不断增加社区文化活动室面积。东港市已建立以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文化广场等为主体的社区文化设施网络,对社区居民实行免费开放。调整扩大基层文化活动站点免费开放时间,加强服务和管理。振安区政府表示要进一步加强社区文化阵地设施建设。振兴区政府表示要抓好阵地,努力在增强文化设施建设上下功夫。
三、丰富社区公共文化活动
市文化部门坚持不懈地开展文化服务进社区活动。组织文化志愿者送戏、送书、送电影进社区。市歌舞团、市群众艺术馆、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的专业骨干长年在社区开展文艺辅导,不断提高社区的表演水平;市图书馆、市少儿图书馆在社区建立图书流动站,定期更换图书;市电影公司送电影进社区。今年五月份,市文化部门组织开展“大众歌曲大家唱”社区巡演、“大众舞蹈大家跳”社区巡演、“大众音乐大家奏”社区巡演,以群众的根本文化需求为方向,赋文化权予百姓,不仅把文化送给群众,还要让群众懂文化,真切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东港市社区文化活动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秧歌表演,经常性组织开展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如“纳凉晚会”、排舞比赛、书画展览和读书竞赛等活动,从总体上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每年利用春节等节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文化活动。东港市老年艺术大学在抓好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定期组织排练节目到社区、农村义务演出近20场。 2011年开始开办东港市群众大讲堂活动,邀请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央歌剧院的优秀艺术家、丹东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到东港授课,受到了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东港市以世纪广场、体育馆广场为主体,多个小广场为辐射的广场活动常年开展,每年大型文艺演出5场以上,观众达万余人,纳凉晚会、健身锻炼、广场排舞等活动常年开展。文化部门还坚持送文化进社区。文化辅导员走进社区,每年下社区辅导千余人次,全年举办各类音乐、书画展20余次,每两年举办一次社区文艺调演活动。注重做好社区文化活动品牌,针对不同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有针对性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振安区表示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努力在创新特色文化载体上下功夫。边境经济合作区表示将不断创新形式,丰富文化活动内容。
四、加强社区公共文化队伍
市文化部门今后在辅导、培训、队伍建设等方面将不断加大力度。市民政局在社区组织志愿者成立“一社一品”娱乐队。同时利用社区共建资源和有文艺特长志愿者的优势,加强文化骨干队伍建设。东港市免费开放的市文化馆每天接纳群众百余人次,每年开设的各类艺术培训和免费辅导达20余次。培育社区文化骨干队伍,将社区内单位的文化骨干融入社区文化队伍。凤城市在开展城乡群众文化活动中,设计有效活动载体,举办社区文艺骨干培训班,并组织专业文艺辅导干部深入社区开展辅导和培训;凤城加大社区文化活动的指导和扶持力度。振安区政府进一步加强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构一支有活力、有干劲的文化人才队伍。边境经济合作区表示将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
五、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市文化部门每年召开的全市文化工作会议都表彰先进文化社区、先进文化中心户,鼓励他们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出更大的努力。
振兴区政府将抓好落实,努力在文化惠民机制建设上下功夫。抓好文化工作服务与管理体系、文化工作创作体系、群众文化工作辅导体系及群众文化工作评估体系,努力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上下功夫。东港市文化部门年初专门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部署。凤城市在广播电视宣传中,把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作为重要内容。已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制定了社区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并将社区文化建设情况列入对乡镇(区)年度文化工作考核内容。振安区以建设一批新的市级先进文化社区为目标,促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边境经济合作区把社区公共文化活动经费纳入年度预算。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给予的积极关注,希望您继续多支持工作、多提宝贵建议。
丹东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 2012年5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