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7日 致公党丹东市委员会在市政协十四届七次常委会议口头发言)
丹东地处我国东北东部经济带、辽东半岛经济带、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带和朝鲜半岛经济带交汇处,既是环黄海经济圈与环勃海经济圈的重要交汇点,也是东北东部地区乃至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出海通道。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丹东物流业迅速发展,2013年我市公路完成货运量8137万吨,水运货运量522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12021万吨,已逐步成为东北东部区域性物流中心和东北亚物流中心主要节点之一。但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丹东的物流业发展阶段性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物流总量偏小,缺乏统筹规划和协调,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我市物流企业约230家,注册资金千万元以上的仅11家,运输货物周转量和旅客运输量仅占全省总量2%左右,“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物流直达配送结点”较少。相关物流管理部门,往往从部门角度考虑问题,使得物流资源难以有效整合,无法适应现代物流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发展的需要。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标准化信息化程度低。全市冷藏、调温等专用库较少,多数企业没有自动化立体仓库,缺少自动托盘、货架、集装箱、装载工具和自动拣选设备以及电子信息平台等现代物流业必备的设施和装备,制约着丹东物流业的发展。
三、物流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物流业发展环境有待完善。现代物流业在丹东市仅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人员普遍缺乏系统的物流知识,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为促进我市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设立物流业管理机构,切实加强行业指导和综合协调力度。研究出台《丹东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实施意见》,依托主管部门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发挥协调规范、指导服务功能。在政策、资金、土地使用等方面提供良好环境,通过舆论导向和税收杠杆引导现代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积极协调部门行业间的关系,打破行业分割壁垒。
二、完善物流体系建设,加强港城合作,确立我市东北东部区域性物流中心地位。将丹东的区位资源优势、口岸资源优势和交通网络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努力提高物流链向东北内地、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辐射力度。积极推进丹东港及其国际综合物流网络建设,突出港口物流地位,加强临港产业发展,依托港口国际物流体系、临港产业物流体系建设,强化对周边物流活动的影响和辐射。规划好仓储基地,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更多实力强大的结点,在大连和沈阳两个国际物流中心的合围中,确立我市东北东部区域性物流中心地位。
三、推进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发挥信息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主导和控制作用。引导、鼓励物流企业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改造、提升物流企业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实现物流管理网络集成和智能化。大力实施物流生态工程,推进现代物流标准化建设,提高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和与国际接轨能力。
四、注重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实行政策倾斜,营造促进物流业快速发展的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现代物流知识,制定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和扶持政策,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物流业优秀专业人才,支持和引导物流科研工作,为它们之间的合作提供平台支持。
|